圖文轉載自中國工控網,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
8月9日,《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(下稱《規劃》)正式印發。
《規劃》明確了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四大定位,即努力打造世界先進水平的先進制造業基地、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創新聚集地、制造業高水平開放合作先行地以及國際一流的制造業發展環境高地。
同時提出,到2025年,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%以上,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%等目標。
作為“十四五”時期推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,《規劃》對于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具有積極意義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《規劃》所列的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,智能機器人赫然在列。
《規劃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時期,要保持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10%以上,加快部分重點領域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換道超車、并跑領跑發展,進一步提升我省制造業整體競爭力。
其中,重點發展機器人減速器、控制器、伺服系統等關鍵部件研制,支持發展切割、焊接、切削、磨拋、裝配、噴涂、建筑施工等機器人集成應用。
支持發展手術、測溫、清掃消毒、醫療物資配送、養老陪護、殘障康復等場景應用的專業化服務機器人產品;支持高空作業、危險環境、農業、管道等特種機器人研發。
推動機器人智能提升, 重點突破機器視覺、人機協作、自主決策等共性智能技術, 加強語音識別、移動定位、群體智能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。
到2025年, 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達到800億元,建設國內領先、世界知名的機器人產業創新、研發和生產基地。
另外,《規劃》還明確了,智能機器人重點細分領域發展空間布局的情況。
對于工業機器人。以廣州、深圳、珠海、佛山、東莞、中山為依托,推動工業機器人在高端制造及傳統支柱產業的示范應用。
廣州依托省機器人創新中心,加快推動以面向汽車、船舶、航空等高端制造業為主的集成應用,完善標準化、檢驗檢測、技術培訓、信息咨詢等公共服務能力。
深圳推動以面向3C產業為主的工業機器人及集成應用,發展工業機器人本體及核心零部件制造。
佛山重點打造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和機器人谷,推進工業機器人在家電、陶瓷、紡織、家具等重點行業的集成應用。
東莞重點培育核心零部件企業和機器人系統集成商,推動工業機器人在電子信息制造業、 電氣機械及設備制造業的集成應用。
中山加快推進高端無人裝備的產業化;支持揭陽、江門、肇慶、汕頭、潮州等市發展機器人整機、配套零部件及集成應用項目。
對于服務機器人。依托廣州、深圳、佛山等市服務機器人產業基礎,圍繞助老助殘、家庭服務、醫療康復、救援救災、能源安全、公共安全、重大科學研究等領域,重點發展消防救援機器人、手術機器人、智能型公共服務機器人、智能護理機器人等標志性服務機器人。